本报记者 良子 通讯员 李德乾
听说昌江有个“纯美昌江哥隆歌协会”,123名协会成员均为当地的村民,他们自筹经费在乡村进行禁毒宣传演出,精彩的禁毒教育节目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现在他们的名气可是远近闻名。
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大风村、耐村自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吸毒现象后,毒害逐渐蔓延。为有效遏制两个吸毒重灾村吸毒人员以及复吸人员的增长,昌江县委、县政府和县禁毒委高度重视,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推进禁毒工作。
为了配合政府的禁毒工作,大风村、耐村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战士等随即自发组织成立了“纯美昌江哥隆歌协会”。
协会成员总共123名,大多数为昌化镇大风、耐村的村民,少部分是其他村庄的村歌和军歌爱好者。
协会成立后,成员们多次自筹经费到大风、耐村开展村歌宣传晚会,很受群众欢迎。
2015年年底,经协会成员协商,通过自己捐款及发动亲属捐款的形式自筹经费,打算到大风、耐村这两个吸贩毒重灾区举办一场村歌戒毒晚会。知道此事后,县委书记林东和四套班子领导均到场观看并在经费等各方面给予鼎力支持,当晚到场观众有3000余人。
为趁热打铁,协会在昌江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又相继到该县的8个村庄开展了8场演出,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
随着协会的不断演出,很多吸毒人员也慢慢地前来观看节目、慢慢地加入其中以身说法、慢慢地戒掉了缠身多年的毒品。
据了解,协会自成立以来,已义务为群众进行禁毒演出32场。
正所谓“老树发新芽”,在昌江县委宣传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哥隆歌2017年初获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激发了哥隆歌协会会员进一步发挥文化禁毒功能的信心。昌江县政府因势利导,拨款为该协会购置排练和演出设备,进一步表明了打一场禁毒人民战争的决心。该县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更加重视哥隆歌在文化惠民方面的作用,让这一平台更好的服务社会。
(本报石碌6月25日电)
来源:海南日报(020版) 编辑:韩嘉芳